$ \6 ~4 Q& }% U6 j5 P# x- t k, j美国华人正在疯狂转发的一封公开信。要求华人联合起来去白宫网站请愿,团结起来反对限制亚裔入学比例的加州SCA5提案。该法案刚在加州参议院通过,旨在降低亚裔在加州大学的入学比例,而让更多的西班牙裔和拉丁裔就读。 9 l c6 Q ?0 J( g: C' L1 M& u2 o b& o+ v8 O
美国华人认为加州限制亚裔入学比例,比去年的ABC电视台“杀死中国人”的言论要严重的多。如果说电视台在言论上对华人有着不公平的阐述,新的提案已经危及到了华人在美国的切身利益。6 T2 P( j2 i1 q$ r9 h
# u) p$ P/ P+ ^/ k/ `目前美国华人发起了白宫请愿,要求在2014年3月18日前收集到10万个签名。这样有可能引起白宫对该法案的重视。而有很多华人希望给议员直接写信,以此影响议员的投票。 9 f# a- D! {, W & C: D% J4 @8 u, ` ]4 v而随着这件事情的影响越来越大,“平权法案”这个在美国历史上经历过多次争议的概念,再度浮出水面。" l! |& {' e. U" I
' s$ y# k! A) o* H% w 起因:事情的来龙去脉 ; d3 K' z2 p3 E. L. V$ T# S) }# V x8 F/ N
2014年1月30日,美国加州华人正在庆祝春节,拉丁裔民主党籍州参议员贺南德兹提出一项提案给欢乐中的亚裔们浇了一盆冷水:该议员认为加州大学系统的亚裔学生太多了,要求限制亚裔入学,提高拉丁裔和非裔在加大系统中的入学比率。 9 @ j1 G4 E, w3 k4 B8 Q2 C. m0 `" s @; Y2 z
此提案已在2014年1月30日加州参议院27票赞成,9票反对通过。下一步即将提到州众议会投票。如果此提案在州众议会获得通过,将在今年11月公投,决定是否恢复在加州大学校园中实行所谓的“平权法案”,限制亚裔招生,多招拉丁裔和非裔。 ; R! O( n9 ^# J. C& D. M. ] ! P3 ~3 M: o5 x7 Q$ t值得一提的是,在参议院通过这项决议需要参议员以三分之二得票率让法案得到支持。根据计算需要得的票数是26票(39*2/3)。而三位华裔民主党议员却全部投了支持票。而这三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a1 E+ z7 V# q: i z
* U2 @. F' q" [5 S+ s( l% ^9 e
而目前提案等待在加州的众议院等待通过。在目前,加州众议院的80席中,有55席民主党,25席共和党。按照目前的党派划分来看,提案在众议院通过的可能性非常大。1 b. S% g! L3 ^8 P1 J& s
) k# C% p2 O- Q5 m7 K+ K$ r如果这项法案最终通过,亚裔学生在加州大学系统的录取数量将大大减少,有人预计将从40%降低到12%左右。意味着很多优秀的亚裔学生不能被加州大学录取。 6 z+ c, c% ?9 w9 v6 Q, u/ s3 M 3 C) ~) n0 n7 H1 p H此提案一出,加州的华人社会震惊了。华人家长纷纷奔走相告,希望用白宫请愿,联系议员等方式扭转局势。 3 B, q0 h) w/ W. D% @+ n" t0 |+ S% ~2 m+ m, b& o
提案的政治背景:拉丁裔人口在加州的增多 $ e0 j! M+ k' [$ e/ e# E' S3 p. |: z" Z0 R) @
为什么在这样的时间点这样的法案会出台?这和加州的西班牙裔人口的增长有很大的关系。笔者查阅了加州地区的人口比例 发现,在加州地区,华人的比例在14.9%左右,而拉丁裔和非裔人口大约在37.6%左右。不断上升的拉丁裔人口和非裔人口决定了这个族群要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因此这个提案的出现并非偶然。 ( l9 t" U$ _- Q3 m# b9 O# U* I: v8 \* p# j
另外,随着中期选举和2016年总统大选的不断迫近。民主党知道,要保住自己的优势,依然要通过示好不断增长拉丁裔和非裔人口来增加选票。因为这些人口通常都是民主党坚定的支持者。因此党派要保证对他们的利益。相反,亚裔在美国有着普遍的“政治冷漠”现象,不参加投票、不关心政治是亚裔族群的一个典型特征。因此长久以来,亚裔族群的利益,在政治上难以得到保证。- K3 j; ]5 V9 e1 F0 g/ O5 p 0 G) b8 ?: K2 i" n4 D! I焦点:平权法案和逆向歧视, E7 R# b4 m% |) P; e. s
* x9 N. W7 O' o! L- E: e0 ^; ^所谓“平权法案”诞生于美国上世纪60年代风起云涌的民权运动,是肯尼迪和约翰逊两任总统为落实《民权法案》而相继签署的一系列旨在入学和就业上对少数族裔进行优惠照顾的总统令。 $ }5 {% d0 _ k3 J# U1 b $ U5 U* `, z5 ?2 _4 O8 q法案规定:凡是受到联邦及地方政府资助的公立学校都有责任落实“平权法案”,在招生上采取配额或加分的方式让少数族裔学生优先入学。时至今日,它已成为影响美国少数族裔最重要的法案之一,有数据统计显示,亚裔学生成绩普遍高于其他族裔,在录取方面,“平权法案”的种族比例设置使成绩的重要性作出让位,出现了亚裔学生录取分数线比非裔和拉丁裔高出上百分的现象。这样的制度使得成绩在亚裔学生中比较优秀、同其他族裔相比十分优秀的华裔学生落榜。很多人把教育领域的“平权法案”批评为“逆向歧视”(Reverse Discrimination)。% m! A9 J( @/ U* u M2 {
# n! ~& n! A. g6 ? ?加州于1996年通过209提案,成为全美第一个禁止公立大学以种族决定入学的州。政府也不可以种族为聘用标准。参议会通过的SCA5修宪提案将取消209法案部分规定,包括政府单位在内,不可因个人或团体的种族、性别、肤色和原国籍,给予公立教育特殊待遇。而这个提案使得在加州大学系统中,亚裔的比例明显增高。 $ X. F: y* ]3 Y' j7 L 8 _0 t/ X) M3 C# K% p$ G* \而新的SCA5显然有恢复“平权法案”的倾向。 发起人在公开信中表示,这次法案实质是允许根据种族决定学生的去留。: D' _6 J7 z$ W1 W
% `: d. R9 v# {3 w: y% r& D# _消息一出。反应最大的当然是亚裔学生的父母。美国华人们的本能反应是,要起来为自己族群的利益做斗争,因此笔者正从各个不同的渠道接收到美国华人去白宫网站请愿的消息。 3 O: U9 J6 c+ W6 ]# T. F) \# h A9 Z- e8 f$ o+ Y. @$ j2 i
“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黑人或者犹太人身上,你可以想象,他们会如何反应?这使我回想起六十年代的中国,凭家庭出身录取大学。这是淘汰优秀人才的做法。反人类!”一位父亲这样表达自己的想法。3 U' ~' } [) w# C$ Z# v
0 ~, A0 `1 [& f6 t
在加州生活,有两个女儿的蔡岩告诉笔者,“我非常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的法案出台。拉丁裔的人口在加州很多,但是总体的大学录取率却不高。他们希望通过新法案提高拉丁裔的教育水平。但是这样做,是以牺牲亚裔和白人的利益为基础的,我希望能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比如设置各个族群录取的较低下限,而不设上限。”- Z% n; d# i1 c& n; W
" p- K& }, R0 m. k; i# p在华盛顿生活的旅美学者余东晖从现实的角度评价此事,“华盛顿的Thomas Jefferson高中校长曾经被控告不搞族裔平衡,过去几年开始照顾黑人和拉丁裔学生进校。其结果是许多黑人和拉定裔学生不得不中途退学。而TJ高中的排名从下降了三位。这说明,特意去搞族裔平衡,有时候会适得其反。” 1 v e. u G% [0 K; w# J" a$ ~' z$ k
而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吕晓波告诉笔者,“美国有这样的历史背景,为配额的方式改变一个族群的机会。这种政策短期内可以提高一个族群的实力,但是长期来看,一个族群改变自己的地位,光靠配额是不够的。而且容易实现对族群的过度依赖。相当于用短期的不公平来伤害长期的公平。” 8 x5 }5 }# W. l/ R( H4 D; z4 Y * r3 x. b, a' h( c0 P O然而一些华人也表达出这样的观点,——如何更理性的思考这个问题。是否仅仅因为亚裔在学业上的强势,华人就牢牢捍卫自己族群的利益,而不去换位思考,去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 5 ? j: t; c1 u+ [- ~+ D* _ 0 I% F" ^, Z1 s! x, e4 h8 z核心问题:“平权法案”是否违宪?: ^) M. u2 A- D: _7 \& ^$ Y C
9 h8 Y+ ?) m$ ~ i( O
笔者翻阅了有关“平权法案”在美国历史中的起落。发现“平权法案”自从一出生起,其实就在美国法律界引发着曾不出穷的争议。而历届有关的最高法院案例都彰显着大法官们的不同观点。 , ]% E4 m* I4 q) K/ A% k; Y9 {- T8 r! p0 C& n
其实“平权法案”从一出生开始就不断遭受着争议。很多美国学者认为,如果试图搞平权,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其他族裔的利益。损害了真实的公平。而更多的学者和法官在争论“平权法案”与美国宪法之间的关系。历史上反对“平权法案”的大法官多会拿出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之“平等保护法案”与“平权”抗衡。% V% M( k* {6 z1 Z/ j+ v8 b K
% C7 z# K0 l$ X不过总体来说,最高法院的判决都支持了“平权法案”,不过法官认为种族只是一个加分的选项,而特意给某种族留出固定的录取率或者录取数量是不合法的。在1978年的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V. Bakke案中,加州大学设置了100个录取位置中有16个必须留给非裔,因此拒绝了Bakke。最后Bakke被最高法院判决录取,他进入了医学院,毕业之后成为了一名麻醉师。 1 K; P2 _8 T+ M m' @. r7 j, g在2003年,Grutter v. Bollinger一案中,当时的密歇根大学校长(现在的哥大校长)Lee C. Bollinger成为被告。学生Grutter认为密歇根大学法学院因为倾向少数裔种族而没有录取自己。最高法院判决密歇根大学胜诉。认为密歇根大学的设置对多样性有利,并且对本州有利。这个判决其实延续了1978年关于“平权法案”的决定,支持平权,但是不能设定数量。 % c$ H, H- k! i4 o( { $ \9 [, ]* y+ s9 y( I0 _% O1 T1 i在2013年 的Fisher V University of Texas 一案中,学生Fisher认为德克萨斯大学实行了逆向歧视,在录取时更多的考虑其他族裔的利益。" B( b1 k8 x% c/ m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