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中国未来的五个发展预兆(图)
阅读[5636] 回复[0] 打印 | 收藏
字体大小: 小 | 大
 
|
《纽约时报》:中国未来的五个发展预兆(图) 环球时报) Z6 W% g$ R$ t" l; s
% x9 E+ L, V; [7 _2 R* n/ W- [$ L
/ |% A, J% m, P: J3 c7 R
美国《纽约时报》原题:中国未来的五个预兆 4 c6 w" E6 D! S# }: r7 q
对于中国而言,七月可以被称为“预兆之月”。从人口学上、经济学上、货币政策上,七月的中国可以让世界窥探到这个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未来何在。投资者可以通过对中国未来五个发展预兆的认识,来思考将来应怎么做。
. K& k6 b2 h7 e$ ?& N, K; K }" s: Y9 k! x, C& M) a
1.人口老龄化。据中国2009年以来的数据显示,中国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亚洲开发银行认为到2050年,中国几乎五分之一的人超过65岁。这个问题关系重大,这意味着可以工作的劳动力日益减少,这也会耗光老一辈贮存的储备金。
1 {$ S6 }- ?/ l8 y/ A 庆幸的是,中国现在仍然有一批年轻的人群,还有大量的没有充分利用的劳动力。但是,风险在于随着时间推移,人口统计学上的巨大变化可能使中国难以保持10的GDP增速。可能在中国还没有富裕之前,老龄化问题就会凸显,年轻劳动力数量下降。
/ o$ n: e! Q& i* q* w, v/ N; H 2. 河南省变得“越来越大”。河南省人口在七月份已经超过了1亿。河南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德国、法国和英国,但人均GDP与全国相比而言却低了20。当然,如果没有计划生育政策的话,早在13年以前河南就已经达到了这个数字。人口的增多和经济的繁荣带动了中国的贸易往来,但毕竟越来越多的人需要被养活,中国需要进口更多的粮食等物品。7 o) \. f0 v: B4 F9 p1 q* c
3.中国的出口引擎“倒转”。在2008年,中国的出口额下降就给中国带来了很多麻烦,而现在的出口增长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中国证实在七月份,出口已经回到了“危机前”的水平,中国上半年的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43.1。中国政策制定者已经在压缩国内需求来防止过度的通货膨胀。这可能会导致美国再一次给中国贴上“汇率操作者”的标签,这个标签会导致贸易制裁。现在,美国的贸易差额已经达到了自2008年的月最高记录,其中就有中国进口增长12的功劳。中国的出口再一次看起来像一只“替罪羊”。. [: B, V1 \' j6 p" Q* @
4.中国的能源需求爆炸式增长。据世界能源署报告,2009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能源消费大国,共使用了23亿吨的石油。虽然中国对这个称号予以否认,但是中国无疑是世界最大的资源进口者。这个内涵非常可怕,中国人均使用了美国人均能源的四分之一,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将会排放超出现在4倍的排放物。或许不会,中国已经引进了一些清洁科技。但是,这些数据足以使人相信与能源相关的物品价格时代就要来临。
/ c6 Z" L6 U+ M0 K) T 5.银行打破另外一个记录。中国农业银行在香港和上海两地进行的首次公开募股(IPO)筹措资金192.1亿美元,并且如果算上超额配售的话,它很可能成为世界上筹资金额最大的IPO。这帮助中国打破了另外一个记录:它成为世界前三大公开募股市场,显示着新股票市场的东移。这种霸权并非是真正的霸权。中国银行同其保险商固执地追求世界的最高级。在中国,大数字确实意味着很多东西。1 U1 y1 m0 T" Q; X3 M8 w
总而言之,中国试图在各个方面成为世界的领先者,或许有一天,这都将成为过去。 |
-
-
untitled.bmp
(136.44 KB)
|
|
|
|